2012年,在城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区政府办、法制办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城南街道实际情况,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2012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成效
(一)完善制度,确保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城南街道通过完善各种决策制度,严格执法程序。一是联动决策制度。在出台决策前,街道相关部门加强横、纵向联动,多方分析、讨论,确保决策科学、可行。例如,春风送岗位期间的社会救助工作,为确保对失业、无业人员及特殊困难家庭采取及时妥善救助措施,民政科同时纵向与各居委联系,横向与街道司法、综治、劳动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机制,以部门协调会和特殊对象工作例会等形式,信息共享,平衡各方意见作出行政救助决策,确保行政决策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法性。二是民生决策共议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情系居民、满足需求为出发点,切实为社区居民服务,不断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通过“走千听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等活动,班子成员走访和机关干部联系居委等制度,定期召开社区工作会议、共商共治例会等机制,司法信访接待平台、社区管理综合指挥平台等体制,听取群众心声,听取各方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行政执法效能。一是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程序。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城南街道注重依法行政、规范程序。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开展,执法程序到位,执法行为规范,执法态度文明,全年无一例行政败诉和行政复议被撤销案件,真正做到了执法问民、为民执法。
二是落实依法行政,严格资金监管。社会救助资金的监控是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为做到资金“用的对,用的好,用的明”,以公开、透明的救助模式,树立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形象。针对各项帮困工作,充分落实帮困资金及时全额发放到居民手中。尤其在2012年各项救助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作为救助工作的一手凭证,资料的整理汇总,签收单的及时回收归档至关重要,对监管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有据可依,全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400户、9433人,月发放低保资金989610万元。截至目前共发放低保金4次,25000余笔,各项资金总额1200余万元。
三是贯彻依法行政,加强队伍建设。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对策建议
(一)政策法规滞后,依法行政依据缺乏可操作性。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已实现大踏步的跨进,而相对应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由于《吉林省社会救助办法》在1996年就已推出,之后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等久未更新,一些条款已不具备可操作性或在执行中存在困难。目前,相关救助政策亟待更新与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希望尽快修订《吉林省社会救助办法》,更好地为弱势群体服务,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修正目前已过时和不具有操作性的部分条款,增加补充说明,使之更加合理。内部制定、完善相关流程,如接待流程、资金发放流程,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程透明化、公开化、合理化。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形成,其中,不断强化医院的公益性定位,让生活困难的群体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获得医疗服务机会是必然趋势。然而,现行医疗救助制度主要实行事后救助模式,导致一些救助对象无力承担住院押金和费用,医疗救助无法及时发挥有效的帮困作用。针对此种情况目前我街道主要实行的是在特殊困难人员看病就医时,居委民政救助干部陪同,由街道先行垫付住院押金和医疗费用,这样虽然可以局部缓解困难家庭迫在眉睫的看病难的问题,但这仅仅限于极少数困难家庭,若是铺开至政策层面上这样做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街道财政是难堪重负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较为突出的现象,试行的前置性医疗救助工作,实行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和街镇联动,形成医疗救助“绿色通道”,通过医疗信息平台定点医疗机构前置性减少收取住院押金、减免特定救助对象的住院治疗费用,并实时结算医疗救助金,进一步缓解困难家庭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
(二)居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行政执法环境比较严峻,暴力抗法事件屡有发生。
大多数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反映当前行政执法环境比较严峻,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城建规划、交通、城管执法等方面。比如,在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领域,暴力抗法事件频繁发生,致使执法人员遭受人身伤害,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产生暴力抗法的原因比较复杂,除暴力抗法者法制观念淡薄且素质低下、法规规定的惩处力度不大等表层原因外,还有社会利益分配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到位、城市基础设施配置欠缺等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利益趋动下,基层群众在对已有利的事情上要求依法行政,在对自己非法利益造成损害时就与法律要求背道而驰。一方面,执法机构要坚持依法行政和情感执法相结合,执法人员要提高素质,将文明执法作为执法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借助文明城区建设契机,大力开展法治社区建设,多形式开展居民法制教育,营造公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科学行政水平较低,城市管理顽症亟待突破。城南街道属新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城市管理顽症,“牛皮癣”广告、违章建筑、乱倒渣土、乱设摊、夜排挡等现象在某些时段还较为突出。首先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及时解决问题;其次要将环境整治工作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尽力让老百姓得实惠。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推进创新行政、科学行政,不断增强执法者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思路与计划
2013年,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我街道将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以高效的行政监督为手段,以科学的行政价值为目标,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二)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不断深化。在清理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权的基础上,把执法职权分解落实到执法机构和岗位。要加强考核评议和责任追究,认真落实执法责任。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人审查备案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行政。
(四)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的换发和审验工作,严格审核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加强培训考核,提高素质,确保所有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合法,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