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预防高血压?
预防高血压应包括以下几点:
1. 患者应积极有意识测量血压,对高血压早诊断,早治疗,预防高血压后期导致其它器官受损;
2. 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血压筛查,对高血压做出诊断;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情志豁达、不抽烟、不酗酒、饮食清淡等。
二、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三、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而原发性高血压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靠终身吃药。 因此,针对高血压要早发现早治疗。
四、针对高血压的治疗
首先要合理膳食;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心情舒畅,以静养生。 然后药物应选择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如:中药 利压肽 每日1次,每次1-3粒,饭前口服。 可结合蕃楸草调理,沸水冲泡可做茶饮,有消炎抗菌、清热解毒、调节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等功效.
五、高血压的分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级别分为1、2、3级具体如下:
1级 140-159 (收缩压) 或90-99(舒张压)
2级 160-179 (收缩压) 或100-109(收缩压)
3级 ≥180 (收缩压)或≥110(收缩压)
危害程度分为低危、高危、极高危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继发于:甲亢、肾动脉狭窄、肾衰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脑卒中、动静脉造瘘...还有很多血压的分类。
六、具有下列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视为高危人群
(1)血压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和/或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1且每周饮酒≥4次);
(5)男性≥55岁,更年期后的女性;
(6)长期膳食高盐(食盐量≥10克/日).
七、查出高血压怎么办?
如果发现了血压增高,那么就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到底是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则是某些疾病(如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瘤等)的一种症状,因此也称为症状性高血压。
患者上医院应到专科就诊,对医生说病情时,不应该只限于你认为与高血压有关的症状,而应全面介绍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回忆这些症状的发病日程。
根据病史、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怀疑有继发性高血压或有靶器官损害时应进一步选择下列检查:肾上腺CT,肾动脉彩超、血及尿儿茶酚胺等,若临床疑及有左心室肥厚或其他心血管病者,应做心脏超声。掌握这方面情况有助于治疗决策。同样,若疑及主动脉、颈动脉及外周动脉病,应检查血管超声。实验室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血钠、血钾;血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血脂分析、心电图等。
八、高血压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才有助于降压,如果运动不当反而会危害健康,高血压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切勿运动过量,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定运动计划,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运动量;
2、留意环境气候变化,老年人体质较差,易受到气候条件影响,因此夏天应在清晨和黄昏较为凉爽时做运动,避免日晒雨淋,冬季做运动要注意保暖,以免导致血压波动;
3、运动服装要舒适吸汗,最好选择棉质衣料,运动时穿合适的运动鞋,防止意外受伤;
4、其它,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最好的运动时间应选在饭后2小时,适量运动有利于高血压病患者康复,但是很多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不注意把握运动的量,反而伤害了身体,因此提醒高血压病患者在做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火候。
九、高血压人群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