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浑江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浑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浑江区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实施方案》、《浑江区人社局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浑江区人社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的通知

 

 

 

 

 

 

 

                                                                           浑江人社字[2018]38号

                   浑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浑江区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实施方案》、《浑江区人社局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浑江区人社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的通知

各事业单位、科室:

《浑江区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实施方案》、《浑江区人社局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浑江区人社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经区人社局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此件全文公开)

                                                                                           浑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9月6日

 

 

 

 

 

 

 

                                                              浑江区人社局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省、市和区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为提高我局公文类信息公开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公文类信息公开的范围。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等。

   (二)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的原则。公文标识公开属性应依据《条例》、《保密法》有关规定,按照“谁制作、谁提出、谁审查、谁办理”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确定。

   (三)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的类型。公文标识公开属性应遵循依法、及时、高效的原则,在公文产生的过程中同步确定其属于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种属性中的一种。

   (四)确定为“主动公开”的公文,不可夹带“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的内容。

     二、具体流程

  (一)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由拟稿人提出,并在发文呈批单上写明该公文属于“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拟不公开的或拟依申请公开的应说明合理充分理由。凡是定为不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文件,由各单位办文机构连同理由一起做好登记建档备查。

  (二)办文机构对拟发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标注进行核对把关,没有标注的,或标注为不公开或依申请公开但没有说明理由的,退回拟稿人重新标注公开属性或说明理由后再办理;部门起草的政府文件代拟稿没有明确的公开属性建议的,或者没有依法依规说明不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理由的,区政府办公室将按规定予以退文。(三)起草和制作公文时,应按照公文确定的公开属性,在版记位置(原主题词位置)加括号标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

   (四)公文经审核印发后,对属于主动公开的公文,制发部门必须将该公文录入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对外公开,并按相关规定将纸质文件提供给地方档案馆等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

    三、强化责任

  (一)做好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公文办理程序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要求。

  (二)要明确办公室为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的责任主体,办公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三)办公室要建章立制,落实专人规范细化各自办文、发文程序,重新拟定公文呈批单,以落实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的要求。

  (四)要对公开信息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对本单位不予公开的信息以及依申请公开信息进行全面自查,发现应公开未公开的信息应当公开,可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对发现的应公开未公开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共企业 事业单位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浑江区人社局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浑江区人社局政策文件解读工作,增进公众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了解理解、认同协同,提高信息公开质量与实效,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促进政府有效施政和社会和谐,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组织推进

人社局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各事业单位、科室政策文件解读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

    第三条 解读范围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政策文件,应当进行解读:

   (一)人社局规章;

   (二)人社局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三)人社局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四)人社局制定,涉及面广、与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强的重要政策文件;

   (五)其他需要进行解读的政策文件。

    第四条 工作流程

   应明晰政策文件起草部门是政策解读的责任主体。坚持“谁起草、谁解读”原则,以政府、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政策文件,由起草部门负责解读,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制发部门负责解读;部门联合发文的,牵头部门负责解读。解读材料应作为政策文件的要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

   (一)必须将政策解读工作融入制文、发文程序。

   (二)以人社局名义制发的政策文件,起草部门负责将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一并报审,审核后及时将文件及解读稿件录入政府网站文件解读专栏。不同步报送解读材料的,政府办公室不予收文,不予办理,予以退文。

   (三)以事业单位或科室名义自行制发的政策文件,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由部门负责将解读稿件录入到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第五条 解读内容

   政策文件解读内容应当全面、详尽、准确,主要包括政策文件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口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同时,使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案例、数据,让群众听得懂、 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

    第六条 解读形式

   政策文件解读形式,可以包括起草部门及其负责同志、政策制定参与者、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媒体撰写的解读评论文章、政策问答、在线访谈、媒体专访、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等。除文字内容外,更多运用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现,使解读信息更可视、可读、可感。

    第七条 解读渠道

   统筹运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新闻发布会等发布政策文件解读信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闻网站、新兴媒体的作用,扩大解读信息的受众面。政府网站是政策文件和解读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

    第八条 解读回应

    应当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关注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读信息公开后的社会舆情反映,认真研判,主动跟进,及时回应,防止政策文件和解读信息被误读误解,造成负面影响。

    第九条 保障措施

    应当做好政策文件解读工作的人员、经费保障。将政策文件解读工作纳入政务公开培训计划和年度绩效考评范围。

    第十条 施行日期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浑江区人社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根据《白山市浑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政务舆情回应工作的通知》(浑江政办发〔2017〕86号)文件要求,制订本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

     一、明确工作原则

   (一)公开透明原则。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深入推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做到不缺位、不失语、不被动、不泄密,牢牢抓住信息发布主动权。

   (二)分级负责原则。牢固树立舆情危机和公开意识,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源头处置,做到尽职尽责。

   (三)双向互动原则。规范和整合政民互动渠道、探索建立网上群众路线工作法,快速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及时公开热点、敏感话题真实情况,发挥舆情在传播政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畅通民意渠道中的作用。

    二、健全工作机制

  (一)监测收集。负责监测、收集门户网站、网络问政、热线电话、新闻跟帖以及传统媒体上的重大政务舆情,安排专人和力量负责监测收集涉及本单位的政务舆情,对涉及本单位工作相关的疑虑、误解、以及歪曲和谣言,切实做到不漏报、不迟报,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的舆情监测体系。

  (二)分析研判。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前,要进行舆情风险评估,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加强舆情研判和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反馈。

 (三)应对处置。推动完善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按照“网上问题,网下解决”的要求,将舆情处置和事件处置相结合。规范舆情反映问题的受理、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主要负责同志是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对重大舆情处置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负责政务舆情处置工作,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

  (四)公开回应。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本单位政务舆情引导和回应工作。坚持“谁主管谁发声、谁处置谁发声”,拟发布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与有关行政机关沟通确认,确保发布信息准确一致。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不宜公开的信息。推进政务、网络平台与政府网站的联动和互补,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政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畅通民意渠道等方面的作用。

    三、工作办理要求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办理,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引导、及时办理。在办理工作中,引导网民通过合法途径、合理方式地反映有关问题。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浑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8年9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