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紧盯全年工作任务目标,抓特色,抓重点,精心组织,强力运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创了农牧工作的新局面。现将一年来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农民增收,全力做好系列化技术服务工作
2011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三农”工作为中心,做到想民、爱民、为民,积极为广大农民群众搞好系列化全程技术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切实抓好备春耕生产,为全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备春耕期间,我们按照“早筹措、早调度、早下拨”的工作思路,做到筹备足、下拔快。今年,全区计划投入农用资金2200万元,实际到户资金2230万元,完成计划的101%(其中农民自筹1525万元,贷款705万元);计划共需玉米良种200吨,实际到户203吨,完成计划的101.5%;计划共需化肥4500吨,实际下拨化肥4510吨,完成计划的100.2%;计划共需农膜87吨,实际下拨农膜90吨,完成计划的103%;计划积造农肥50万吨,实际积造农肥51万吨,完成计划的102%,送出农肥占计划的88%。
(二)大力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新技术,深入基层为民服务
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新技术处理方面,我们为农民无偿处理各类种子24200斤。为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农技人员还深入一线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今年共完成机翻地35000亩,机覆膜8000亩,旱田机播种16000亩,其中精少量播种8000亩,化肥深施10000亩,药剂机械喷洒12000亩,水田机插秧3000亩,机械旋耕菜田3000亩,根茬粉碎还田14000亩。全年共检修拖拉机及农机具180台,各类农机具175台(件)。为农民节约维修资金3万元。
(三)做好市场专项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一是严格准入制度。对全区种子经营企业依法实行备案制度,备案率达到100%。二是首次实行种子抽查留存制度。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共开展专项检查4次,完成扦取留样备查品种48个,留样备查样品48个。其中:扦取杂交玉米品种45个,样品45份,大豆品种3个样,样品3
(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1、“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今年全区培训任务为2100人,开设果桑茶园艺工、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沼气工、畜禽养殖技术员、蔬菜园艺工等5个专业。先后聘请了20余名资深专家授课,为方便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班开设在各村村部或村级学校。
2、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培训项目
该项目主要培训目标是通过培训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合格人才和技术支撑。经过区农发办组织的招投标会,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认定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四年共计培训学员1497人,争取项目项目资金38.65万元。今年培训学员457人,目前已完成培训计划。
3、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特点,挑选适合专业,以村为单位进行理论培训,共计培训学员3000人次,推广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五味子栽培、大棚蔬菜栽培等三项技术。
4、绿色证书培训
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民综合开发项目区红土崖镇培训绿证学员30人,培训主要围绕特产种植、养殖等专业展开,目前培训工作已全部结束。
5、科技书屋建设情况
2011年,我局把建立农村科技书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投入价值两万元的科技书2168本、科技碟630片,分别在七道江镇太平村、旱沟村,板石街道的上青村各新建一个科技书屋,为每个科技书屋投放700本科技书和200片科技碟。
二、围绕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加强特色作物基地建设
(一)认真实施“退粮进特”战略,构建农民增收新机制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退粮进特”战略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头等大事来抓。通过近一年时间的组织实施,超额完成了“退粮进特”工作任务指标,落实总面积19,789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3.4%,其中新增粘玉米5,914亩、杂粮杂豆2,810亩、宝清白角瓜子200亩、薯类2,802亩;新增菜田2,901亩、瓜果688亩、新发展红松果树林及大榛子302亩、葡萄49亩、草莓284亩、蓝莓100亩;新发展五味子630亩、返魂草60亩、贝母585亩、黄芪130亩,其它作物2,334亩。全区新增特色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2%,加之原有特色高效作物面积,已占全区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28%。
(二)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做好新品种试验、示范
今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重点是百万亩棚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规划重点有七道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民华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东山村粮田改菜田建设项目,红土崖镇大镜沟村蔬菜基地建设,东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五个项目区。今年通过省级验收百万亩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建设项目2个。完成申报新菜田建设项目4个。新建日光温室80栋、大棚156栋及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共计投资980万元,完成棚膜建设任务1100亩,开发新菜田1500亩。
今年我们在七道江村、东村、东山村等基地进行了蔬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其中大棚水果黄瓜5个品种、草莓3个品种此外还有圣女果的试验,种植珍珠西红柿20个品种,石刁柏,山芹菜,刺五加,刺老芽等山野菜也都呈现出了良好的长势。
(三)扎实做好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努力完成确定目标产量
在红土崖镇河东村、三道岔村、红一村等8个村落实万亩示范片10085亩,千亩展示田1160亩,核心高产攻关田75亩,涉及到总户数1720户。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按照”五统一”技术路线科学管理,并开展专家技术指导,加强宣传发动与典型引导。项目区经测产:攻关田亩产达到
(四)继续实施“6211”实用菌富民工程。今年我区在六道江镇东村和红土崖镇红一村建立两个食用菌示范村,并在其他镇(街)建立相应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截止目前共发展食用菌500万袋,其中杏鲍菇265万袋,木耳105万袋,香菇76万袋,平菇66万袋。
(五)加强药材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五味子、黄芪、贝母等10余种中药材生产,全区中药材面积达到20000亩,其中林下参1.2万亩,中小药材8000亩。
(六)规范林蛙等经济动物生产,搞好产品加工
目前全区獭兔养殖5000只,鹿680只,林蛙放养面积43万亩,贮蛙量1.6亿只。以永利药业为龙头,严格按照《长白山中国林蛙》和《长白山中国林蛙生态养殖综合技术规程》两个国家标准来规范生产和管理,建立规范化的“三池”、标准化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开发林蛙系列产品的深加工,用龙头带动千家万户的发展,构成从生态养殖到产品加工的产业链。
三、围绕“全省加快牧业发展3年攻坚战”,加速牧业产业发展
(一)加大疫病防控力度。1、全区共开展免疫项目21项,其中重点疫病免疫5项,通过点调,重点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其它疫病达到95%以上,死亡率控制在1、3、5以内。2011年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二)动物卫生监督稳健开展。全年共监督检查动物产品经营、储存、加工场所2100多户(次)。产地检疫生猪1200头,牛、羊1100头(只),禽15000羽,屠宰检疫生猪3100头,牛、羊3200头(只),禽28000羽,检出病害动物86头(只、羽),全部按照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进场屠宰的动物检疫率达100%,出证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100%,为市民吃上“放心肉”把好了关口。
(三)畜牧生产全面发展。2011年全区畜牧业走出了去年的低谷,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养殖规模户由去年的22户上升到33户,今年新建规模肉牛养殖场一个,养殖规模1000头。特种野猪繁育场两个,养殖规模4000头。梅花鹿养殖基地一个,养殖规模400只。目前,在我局备案投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有33个。以特种养殖中心产区为核心的特种养殖异军突起,特种野猪6户、貂2户、獭兔3户、梅花鹿1户。今年,我局继续加大肉牛改良推广示范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六个乡(镇)牛人工授精网点由政府投入资金购买了8000粒优质肉牛冻精,加大了对全区优质肉牛的覆盖率。2011年配合瘦肉精肉样检测国家2次省4次。尿样检测国家2次省4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四、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一)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先调查、后立案、先庭外、后庭内、先调解,后仲裁”的原则,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接待农民上访300余人次,立案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9起,仲裁5起。还有4起正在积极处理当中。
(二)认真开展村级“一事一议”奖补工作。今年是我省全面推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第一年。我区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全面完成了“一事一议”各项任务。全区共55个行政村,议成办成项目的村数42个,全区共计实施了77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项目总投资10543.78万元。其中村民实际筹资54.73万元,投劳折资681.09万元,集体实际投入5117.76万元,个人及社会捐赠777万元,整合到项目中的财政支农资金实际金额2689.8万元,部门及其它投入1223.4万元。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新发展。按照“边规范、边发展”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区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今年申报2个(白山市东山久久草莓农民专业合作社、白山市驰鸣林蛙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为省级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已向省争取扶持资金22万元。明年预计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
(四)农业保险工作稳步发展。充分依靠乡、村、社及农户四个主体,扎实地开展了农业保险工作。现全区已投保耕地面积为29898.95亩,其中:玉米:21563.67亩、大豆:7097.95亩、水稻:1216.83亩、葵花子:31亩。保费总额为55.2万元,农民自筹保费11.04万元。
(五)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粮食直补拨付情况
2011年省补我区粮食直补资金77万元,已全部拨付到农民手中。
2、良种补贴补助资金
2011年省应拨付良种补贴资金109.530万元,其中:玉米耕地面积7.1035万亩,水稻0.4690万亩,大豆3.1450万亩。应拨付的资金玉米是71.035万元,水稻7.035万元,大豆31.45万元,年底前将全额拨付到种粮农民手中。
3、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
我区今年省批转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万元。我们对符合条件的49户农民给予了补贴.在10月开始对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4、粮食综合直补资金350万元,现以形成文件,拨付到种粮农民手中。全区受益耕地面积9.0771万亩,受益农户1.9777万户,受益人口6.5253万人。户均受益38.56元,人均受益53.64元。
五、围绕“百村万户”升级工程,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申报项目,示范村建设进展有序
2011年年初,全区六个省级示范村申报了6个省级补助项目,全部都是排水排污项目,在经过省农委审批后,积极部署实施。胜利一村筹资70万元,修建河堤
(二)改善环境,抓好“三线”环境整治
为有效推进我区环境整治步伐,我们在年初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环境整治工作安排的同时,又制定下发了《浑江区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对全区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全区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共投入整治资金760万元,对公(铁)路沿线、旅游沿线、边境沿线村屯及重点村屯进行了环境整治。栽植树木1.8万棵,栽种花草68万株,完成绿化美化整治面积
(三)强力惠农,做好“百村万户”升级工程
“百村万户”升级工程已经发生实际贷款的行政村有55个,农户有3924户,发放贷款金额总计1.5亿元。其中:粮食种植业1322户,金额5160万元;蔬菜种植业1422户,金额5914万元;其他农林副业1180户,金额4126万元。
六、围绕农业持续增效,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今年,我区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有13项,总投资158850万元,计划当年投资65700万元。经过积极努力,有2个项目被确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这2个项目分别是:大山合食用菌开发二期工程,由大山合集团白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500万元,2011年拟完成投资5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食用菌加工车间及配套设备设施等,年产食用菌1万吨。目前项目规划用地审批及征地补偿已完成,正在进行“四通一平”工作。恒坤现代农业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由白山恒坤建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2011年拟完成投资5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现代种植业、养殖业、现代农业孵化基地和农业一体化综合开发,建设规模5000亩。现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正在办理规划用地及征地手续。
(二)认真抓好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作
在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上,我们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为申报创造有利条件。经过努力,年初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户,市级龙头企业3户,使我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7户和14户。目前,2011年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工作有序开展,现已进入审批阶段,我区拟申报的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白山市长白山奉宫酒业有限公司。拟申报的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白山市大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白山市浑江区鸿运食品厂和白山市鸭绿江渔业有限公司。
(三)认真抓好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申报工作
根据省财政厅、省农委《关于申报2011年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区于今年5月实施了2011年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我区符合申报条件的省级龙头企业有白山市双益食品冷藏有限公司、白山健宁药业有限公司等2户企业,共申请省财政产业化贴息资金83.29万元。申报工作现已完成,预计年内可将贴息资金落实到位。
(四)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实现新建、扩建休闲旅游农业企业15家。新上白山市鸿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新增项目投资、扩建企业14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建3家,实现乡镇企业新建、扩建30家。
七、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完成
(一)农牧局招商引资任务指标
按年初区委、区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我们农牧局招商引资分成两项指标下达。其中:农业局2011年招商引资任务2500万元,牧业局2011年招商引资任务2000万元。
(二)招商引资完成情况
一是农业局与河口街道共同引进了白山市中天新型建材蒸汽砖项目,项目占地667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2011年新上蒸汽砖5000万块。企业已建成投产。经区考核办认定,农业局实际招商引资额完成2700万元。
二是牧业局引进的白山市万达牧业有限公司10万套良种鸡繁育场建设项目,项目位于浑江区红土崖镇簸箕掌子村,由辽源大志禽业有限公司(项目法人刘大志)投资建设。项目投资2700万元,主要建设一处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年存栏肉种鸡10万套,年出栏商品鸡雏700万只的肉种鸡繁育场。已到位资金2300万元。项目前期工商执照、规划、土地等手续已办理完毕,9月份开工建设,已经完成道路开通、水电配套建设,相关场房正在修建当中,设备与种鸡雏都已签订合同,设备陆续引进安装,经考核认定已完成任务。
八、明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1、坚持高质量,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密切注视农资市场变化,加强对备春耕生产物资调度,搞好余缺调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做到化肥供应要满足投入需求,种子供应要满足生产需求;做好农机具补贴资金到位,及时供应农机具,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农资市场进行检查。突出以狠抓种子、化肥、农药等重点品种的监管;做好对农民群众投诉举报的案件处理,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做好对贫困户特别是重灾户的排查,积极帮助他们筹措生产资金和物资,确保明年种上地,种好地。
2、坚持项目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狠抓项目建设,提升龙头带动能力。重点抓好恒坤现代农业一体化产业基地、大山合食用菌二期工程等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辐射带动作用。
3、坚持打造样板,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六个省级示范村建设步伐,加强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加强示范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赢。
4、坚持优化结构,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加大对致富典型的培养,以农民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和说服农民,用典型来引导增收致富。
5、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继续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惠农政策和贯彻落实,特别是针对农民的“三免三补”惠农政策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重点抓好农业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争取农机具补贴,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肃处理,确保落实农村政策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抽条。